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惊险旅程:内江游客在汶川与泥石流“擦身而过”...

  • 心力憔悴〤
楼主回复
  • 阅读:45683
  • 回复:0
  • 发表于:2019/8/27 21:56:39
  • 来自:四川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内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汶川水墨禅寿湖


汶川的水磨镇被称为长寿之乡,而三江镇则是避暑良都。为此,内江不少休假人士选择了这里。



▲汶川三江秋景


近日,此地发生泥石流,内江游客成功脱险,对此,他们感触良多——



住宿选址“多观察”


内江某校的张老师和她的同事暑期看中了以避暑闻名天下的水磨古镇。8月3日,张老师等人从内江出发,前往水磨古镇“侦察”。


“水磨古镇周边景色都不错,农家乐式的山庄很多。”谈起旅游地点选择,张老师认为,“选址要多观察”,注意周边环境是否安全,通往外面的路多不多。


经过多方考察,张老师等人避暑的地点选在离水磨古镇10分钟车程的一个山庄。那里地势开阔,位置较高,住地距离两边的大山较远。


“正是这个正确的选择,让我的同事后来成功撤离。”张老师说。


据了解,张老师和同事们进入水磨古镇避暑至8月17日,听到天气预报川西北有暴雨预警,立即回内江。


另外一位同事郑江(化名)因为晚来几天,决定再住几日才回内江。


8月19日晚,暴雨倾盆。郑江所在的景点发生泥石流,数家位置较低停车场被冲毁,私家车全部报废。



▲车辆受损


庆幸的是,郑江所住的山庄位置较高,车辆完好。


泥石流发生之后,郑江被困,手机无信号,同事和家人备感焦虑。


20日傍晚,郑江给同事们报平安。23日,郑江在当地人员的帮助下,转辗12个小时回到内江(正常情况4小时车程)。


“是‘打前站’同事正确的选址让我车未损,人未伤,平安回内江。”郑江说。



天气变化“多关注”


高先生是原内江锻压厂退休职工,和朋友几家人在三江镇避暑期间,遭遇暴雨和泥石流。所幸的是,朋友李女士旅游喜欢关注“动态”,让整个山庄的人脱险。


8月19日,高先生一行人在三江的景点之一“长廊休闲”避暑。


当晚,暴雨来袭,瓢泼如注。李女士发现,屋檐流下来的水如瀑布,雷声闪电如在头顶炸开。至23时许,李女士听到除雷之外的“另一种沉闷声音”非常异常,她起床观察窗外,发现公路上“探照灯”交织,细看是货车大灯。


原来,洪水涨势太快,货车司机在转移。在昏暗的灯光下,李女士还发现河里浑浊的山洪卷起1米多高的浪头。



▲李女士用手机记录下泥石流现场


“山洪来了,快往后山跑。”


随后,所有避暑人员在手机灯光的引导下(已经停电),摸索着从后门往后山,成功转移到较高的农家避险。


第二天,原来的“休闲长廊”夷为平地。



灾害面前“真情多”


“水火无情,人间有情。”高先生谈起在三江镇的成功脱险,感触良多。


在临时避险的农庄,李女士看到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年轻的给年长的找来干衣物,当地人把棉絮、厚衣翻出来,给素不相识的游客盖上、穿上;认识的、不认识的游客互相鼓励,安慰;三江人在缺水的情况下,免费熬粥送给大家喝。


“在临时避险点的农庄,主人尽全力免费为几十个避险人服务一整天。”李女士说起可爱、可敬和纯朴的三江人,心里满是感激。


“终生难忘党的恩情。”谈起成功脱险,高先生无数次竖起大拇指点赞当地党和政府关怀。


被困三江镇期间,当地政府及时将学校和镇政府设为避险点,并安排免费食宿,积极设法转移游客。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通了翻越鹞子山到达水磨的盘山路。这条山路坡陡,弯多路窄,最高路面海拨1600余米。当地政府快速调集了100余名有经验的司机、多辆小车、大巴车,将人们从三江送往水磨,然后转送至都江堰。



▲老人小孩转移


在转移集合点,李女士看到,无数武警、消防队员在一线抢救人员和抢修道路。很多佩戴党徽的人员义务帮助大家解决困难。


几经周转,李女士和高先生等于8月24日回到了内江。


“从发生灾难到安全转移,我切身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安排有序、应对有方,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是负责任的,由衷感谢共产党。”李女士说。

来源:内江晚报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