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内江威远佛尔岩有尊最大立佛,岩上佛龛三教合一甚是奇特

  • 运喆
楼主回复
  • 阅读:60137
  • 回复:0
  • 发表于:2019/8/28 21:36:23
  • 来自:四川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内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佛尔岩位于威远县东联镇佛尔岩村,佛尔岩以有一尊内江最大的站佛闻名。为了观看内江最大的大佛,我与朋友们一道,从内江的凌家,经方碑和华场,徒步差不多20公里,走到佛尔岩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过了。


”佛尔岩“又称“佛二岩弥陀寺”,占地十余亩,踞盘龙氤氲之七里冲,西到威远,东到内江,南达自贡,交通方便。“佛”指这尊十余米高的唐代弥陀佛,“二岩”指分卧于天王殿仙的二巨石。清代又被称做“佛神岩”,现在叫“佛尔岩”,因其音误所致。 又传,佛尔岩大佛与荣县大佛是兄弟,乐山大佛是叔叔,荣县大佛是大哥,佛尔岩大佛是二弟,又称“二佛”。佛尔岩是站佛,另两尊是坐佛,一个比一个大,寓意佛自西来。


寺门前有很宽的荷塘,走过石桥便是天王殿。1987年高僧一西法师率5尼由威远县城弥陀寺迁至佛尔岩,在废墟上重建了如今的佛尔岩弥陀寺,此后这里便成为威远的文物保护、宗教和旅游的活动场所。


天王殿背面

1951年代京都文物专家考证,此佛造于晚唐,关于建庙否,因无资料查考不得而知。其后在咸丰八年,光绪六年都有善众维修佛楼记载。千年岁月侵蚀,佛楼倾圮,大佛满目疮夷。文革之中,一村民奉命炸佛,当晚夜雨,此人很快沉疴不治。幸得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大佛才得重光。


天王殿后面的石壁上是“威远佛二岩弥陀寺”碑,记载了该寺兴衰近1300年历史事迹。


佛尔岩第二重殿是大雄宝殿,巍然耸立在高高的台阶上,宝殿庄严华美,飞檐翘角,依山就势而造,一级高于一级,殿内塑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佛像金光灿灿、富丽堂皇。门上是中书协曹纲先生题“佛法无边”匾。


大雄宝殿的走廊很宽,墙上很多红手印,有墨写“威远有佛”四个大字,有点特别,我在别的寺庙没有见过。


大雄宝殿内修整一新,各式神像造型栩栩如生。


正面这幅佛法图立体而精美


大雄宝殿背面,有“慈云远荫”四个大字。


大雄宝殿房顶上数尊造像,如真人般高大,姿态各异,造型生动。


弥陀佛在大雄宝殿后边的大佛阁内,当时,大佛阁的维修还没有完成。大佛阁在后山石壁上,处于最高位置。大佛阁殿分两层,外三檐覆宇,斗拱交承,翼角傲翘。右边山石高耸突兀,上有七龛历代造像。


大佛阁内弥陀佛

佛尔岩镇寺之宝就是这尊位于后山上的立式弥陀接引佛,佛像开造于唐朝年间,已有1200多年历史。佛像通高13.42米,佛高11.82米,为四川境内现今发现的最大的弥勒接引佛。弥勒佛像身披袈裟,面南背北立于莲台上,左手托舍利,右手长垂,双耳垂肩,胸部袒露,腰系宽大褶裙,螺髯完好,双目祥和。造像整体庄重古朴,宏伟壮观。大佛两侧一副长长的对联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度十万苦是名诸佛,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


在弥陀佛右边的崖壁上,共有七龛,二十余尊小造像,都为清代所刻。内容包罗万象,有佛教的如来、观音、罗汉;有道教的玉皇大帝、东岳大帝和文昌帝君;有儒家的孔子和学生颜回等。佛道儒共聚一堂,令人思寻。这些造像每一龛长不过五尺,宽不过三尺,深不过二尺,内造两尊或三尊像,难见单独一尊的。


为跏趺而坐于束腰莲台上的三脸佛刻的联语则是“翠竹黄花古佛心,青山绿水西来意”,横批“祥云菩荫”。在释迦牟尼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像龛傍刻着:“自南自北自西东,无声无色无臭味”,横批“群沽法雨”。


如在文昌帝君、川主菩萨、牛王菩萨三像合住的神龛上,分别标着“桂香宫、惠民宫、丑宿宫”。两傍写道:“三圣威灵昭百世,万家烟火庆千秋”。


儒释道三教合一,在此可见一斑。


大佛阁旁边有一龛,左为普陀宫,右为达摩渡江。


大佛阁侧面


大铁碗上密密写满捐建人姓名,功德无量,名垂千古。


大佛旁两块功德碑,一为清光绪6年,一为道光8年的石碑,碑文已严重风化,破损不堪。


大佛边上有历代的功德碑,字迹都已模糊,台阶下,有一排新的黑底白字功德碑,规模最大,名字最多。这是2000年重建大佛阁的功德碑。


寺院后山,还有几座高僧灵塔。

威远佛尔岩摩崖造像于2007年6月1日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